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赵静)19日,环保部发布《2015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2014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
年报显示,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201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577.2万辆,较1980年数字增加了33倍。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547.3万吨,比2013年下降0.5%。其中前四大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CO)3433.7万吨;氮氧化物(NOx)627.8万吨;碳氢化合物(HC)428.4万吨;颗粒物(PM)57.4万吨。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汪键介绍称,监测表明,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汽车是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其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超过90%,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超过80%。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空气质量专家万薇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是造成空气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如北京、上海等的主要城市以及东部人口密集地区,20%-25%的PM2.5排放来自于移动源。因此机动车污染防治应该是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的重点。
在逾2.4亿的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中,按排放标准分类,达到国Ⅳ及以上标准的汽车仅占总保有量的22.7%。此外,国Ⅲ标准汽车占52.5%,国Ⅱ标准汽车占10.4%,国Ⅰ标准汽车占10.6%,3.8%的汽车尚未达到国Ⅰ标准。高排放的“黄标车”仍占6.8%。
值得注意的是,占保有量75.2%的国Ⅲ及以上标准汽车,其排放量在总量中占比不到40.0%,而占保有量3.8%的国I前标准汽车,其排放的四种主要污染物占排放总量的比重为30.0%以上。
《大气十条》已经对新车和油品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提出大量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然而,标准的提升只涉及新车,还有在用车的管理不容忽视。目前一个重要的控制手段是淘汰黄标车,还可以通过建立在用车监测/维修制度(I/M)和安装车载诊断系统识别和控制高排放车辆;并加强在用柴油车的污染治理,比如加装柴油颗粒物捕集器(DPF),发动机更新改造等措施。”万薇说。
除了淘汰老旧车辆,一些欧美发达国家还在用车管理上采取了其他措施,主要包括:建立检测与维修制度;使用车载诊断设备辨识高污染车;加装柴油颗粒物捕集器和氧化催化系统等。
汪键也表示,环保部将全面实施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切实加强机动车生产、使用、淘汰等全过程环境监管,并从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公共交通、清洁燃油供应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长陈吉宁指出,在落实《大气十条》方面,2015年全国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黄标车提前完成任务;全国全面供应国IV标准车用汽柴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陕西等地供应国V标准车用汽柴油。要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总量排放至少要下降到百万吨级水平。
2014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仍为2078万吨。在环境治理压力的倒逼下,机动车排放治理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随着汽车使用量的急剧上升,汽车尾气防治正逐渐在大气污染治理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十一五”规划期间,大气污染治理重点是发展脱硫领域,电力脱硫设备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得到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大气污染治理重心转向脱硝领域,脱硝设备及其运营产业迎来发展高峰期;“十三五”时期,绿色发展成为引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节能环保全社会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7万亿元人民币,将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据测算,按照当前9000万辆超标排放汽车保有量,仅催化剂更换市场容量即达3.15万亿。此外,尾气VOCs治理、尾气检测、环境监测等相关市场空间巨大。
原文链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