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bert Earley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交通项目经理
原载于:《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年1/2月期
2014年“改变交通”会议(Transforming Transportation 2014)道路安全分会现场,Aaron Minnick/EMBARQ 摄。
每年一月的第三周是交通领域最重要的时间之一。今年的1月12日至16日期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六个重要研究处之一,国家科学院下属的交通研究委员会(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在华盛顿举办了交通研究委员会第93届年度会议,国际专家组织齐聚一堂分享交通以及可持续交通相关的研究,涵盖逾200个研究委员会所组织的专题会议,超过10000名代表,包括国家、州级及地方政府官员、大学教授、非政府组织及工业界的代表,并在大会上分享了超过1500篇论文和多达3000多份简报。与此同时由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和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交通中心(EMBARQ-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联合举办的2014年“改变交通”会议(Transforming Transportation 2014)同期进行,借此年度会议契机聚集了众多专家对世界范围的可持续交通进行研讨。
针对交通产生的排放,目前有三大主要战略:避免(Avoid)、转变(Shift)、改善(Improve)。避免战略是指减少交通的运行必要,转变战略是指从较污染的运输模式转变到更为清洁的运输模式,如从私家车出行到公交或自行车的转变、从卡车货运到铁路货运的转变,而改善战略是指在技术允许范围内使交通工具尽可能的节能清洁。从本届大会可以窥见可持续交通在今年有三大趋势逐渐显现,分别是“绿色货运”、“开放数据”以及“自行车共享”,与上述三大战略契合。
1. 绿色货运
在多数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货车在整个机动车中占比不到10%,却贡献了超过50%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的排放。众多研究表明货运的低效率已经制约了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如在美国货运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大概为8%,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达到了18%,大大超出美国[1]。卡车及物流效率的提升、燃料的清洁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法。本次交通研究委员会关注如何对货运行业排放进行量化,和如何通过技术应用和提高物流效率以减少排放。在亚洲,为使物流系统更有效率,重要的突破领域应在卡车技术、车队管理、及通过融资升级车队方面。柴油颗粒过滤器对减少货运车队的PM2.5排放也能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法国,所有营运车辆都被强制贴上温室气体排放的标志。计算全球供应链排放的新模型已经开发出来,将会为供应链的优化提供支持。
图1. 不同类型车辆的数量及相应排放量
2. 移动应用与开放数据正在改变交通
在2014年“改变交通”会议(Transforming Transportation 2014)上,来自世界银行的霍莉·克莱贝克(Holly Krambeck)女士分享了一套非常成功的开放数据标准,为城市、社区、公民进行快速低成本的测量和改善当地交通系统提供了便利。一些开放数据规范范式,如通用运输反馈规程(GTFS)、实时通用运输反馈规程(RTGTFS)、服务界面实时信息(SIRI),加上一些来自世界银行、量子地理信息系统(QGIS)、R项目(r-project)的相关免费工具使得缺少大量资金来源的交通运输部门可以快速的收集实时路况交通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后与其他诸如污染数据或者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关联可以有效的识别城市中更需要进行干预的区域并集中进行交通管理。移动电话带来的开放数据和分析应用正在全方位地对城市交通规划产生影响。
3. 自行车共享世界趋势显现
自行车共享项目由最开始的微不足道到现在已经发展到有600多个相关项目在世界范围展开。这些 项目如果设计的好,人们将用骑车而不是乘用机动车的方式进行短途交通,从而将减少交通运输的排放。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交通中心对这600个项目的研究表明,最成功的自行车共享项目——即拥有高的运输里程/车和高的运输里程/1000人的项目——都拥有最密集的自行车分享站点。以其中最成功之一的的墨西哥自行车分享项目为例,拥有高达每平方公里15个站点的密度,并维持了成本的可持续性。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交通中心的《自行车分享指南》的结论,高质量的自行车分享系统每平方公里需有10-16个站点,每个站点之间距离大约300米,每1000人需有10-30辆自行车。车辆需要耐久性、吸引力、实用性并存,而在线系统需要有操作简洁的界面,全自动锁车系统以及自行车使用率的实时监测。
上述三个及其他发展趋势将会是多边发展银行所承诺资助可持续交通系统发展的1.75亿美元的重要去处。在重要创新领域诸如智慧城市规划、公共交通优化、自行车与步行支持系统、绿色货运等的投资将会带来更清洁的空气,能源安全的保障,道路的通畅以及数以亿计人的安全出行。
[1]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2-04/19/c_131536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