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贺克斌:中国大气污染正在转型

2016年03月09日

中国大气污染正在转型
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工程院院士贺克斌


专家简介:


贺克斌,54岁,1962年8月出生于四川成都。现任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环境学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长期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承担多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不久前在北京发布了《大气中国2015: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个报告被称为是目前对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情况最全面最细致的盘点。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出席发布会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地球》:环保组织发布第三方报告对我国大气治理工作而言有哪些意义?它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贺克斌:《大气中国2015: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是比较重要的报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6月5号环保部都会发布中国环境质量报告。最近十来年,特别是最近四五年来,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我们有很多大的动作,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之后,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我们都做了很多工作,如果完全从国家发布的报告上来看,可能看不到全面系统深入的展示。

我们的空气质量的相关问题,应该说跟中国经济发展的梯次有一点相似性。在我国东部比较大的城市,例如上海可以跟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相比,是毫不逊色的。但是如果说我国的其他一些城市,例如长沙、武汉,那么好多东西我也不了解。中国这么大的地域,不同的城市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实际上都有当地不同的特色。

所以,怎么样能够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这些信息呢?当老百姓仅仅从能见度和霾的感受来对中国大气做一个判断的时候,老百姓很可能觉得这两年我们关于大气污染所做的工作对空气质量并没有太多缓和的感觉,但是实际上,从数据能够看到相关信息。治理空气污染的过程就像爬山,当你向上爬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可当你再次回头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我已经爬了这么高了。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对大的行动计划要做后评估,后评估实际上是对过程和效果的一个梳理,而目前来讲,我国近几年空气治理工作并没有一个全景式的梳理,仅有的就是一些重点,媒体的相关报道都有不少。所以说,类似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这样的环保报告是有需求的,我们不同的城市希望了解这些东西,可以互相学习。打个比喻就像在学校学习知识一样,老师跟刚入学一年级的同学交流的时候,经常说我们交流完以后再找一个二年级的同学来跟你交流,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二年级的学生更贴近你想得到的信息,这会比老师说的更实用,因为二年级的学生刚刚经历了这个过程,提供的也是更为全面的信息。

我曾经参加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举办的相关会议,你会发现大量的亚洲国家可能还不如我们中部的城市,而他们也需要了解我国的一些状况,需要了解中国。另外,我们也需要宣传中国,其实我国在很多事情上做的还是很见成效的,也是很有水平的,所以这种类型的报告从我国的需求来讲,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地球》:你怎样看待环保组织发布的第三方报告?

贺克斌: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到,最近四五年以来政府大力推进信息公开,为环保组织编制报告提供了很重要的支撑,因为我知道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很多年前,曾经对中国城市的一些信息做过一些梳理,但是不全,做了表,在一些场合也去演讲过,但是这个时候就往往会引起一部分城市的小意见,他们会说:我们省怎么那么差,是不是把我排差了?而相对于以前的这种情况,现在是有权威的信息公布的,并且每个月环保部也在做一些排名,在公开信息上有大量的可能性来给我们总结梳理。

信息散布在各个地方,现在有一个词叫做大数据挖掘,那谁来挖掘?用什么方式来挖掘?挖掘来了给谁用?而《大气中国2015: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里就体现了在大数据挖掘方面的一个尝试和努力。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叫做如实记录,所谓的如实记录,就好比现在我在给你讲这些东西,你才有机会记录,而现在因为信息公开的程度有了大量数据,而且大量的数据信息在互联网上各种渠道是可以查到的,还有一部分城市他们也做过专项的调查,应该说是按照这样一个编排的方式及时归纳总结。第三方报告不同于政府的报告,信息基本上都来自于公开的渠道,所以也体现了报告的价值,所以我很看好这个报告。我想,市委书记和市长喜欢读,环保局长喜欢读,然后普通老百姓也喜欢读,包括一些技术人员也喜欢。

我们现在很缺的就是归纳,就是信息的罗列,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归纳呈现出来。在这方面,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也动了很多的脑筋,用一些比较新型图来展示,我想是很值得推荐的一个方面。


《地球》:你怎样看待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报告显示臭氧已经成污染“祸首”,对此你怎么样看?

贺克斌:我国的环保工作开展了几十年,为什么公众感觉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的空气质量到底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正在经历大气污染类别的转型。

下面我想讲的就是对于技术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臭氧的问题。我感觉大家现在对臭氧的问题有一点着急,实际上,这个报告里面文字上的第一部分并不像PPT标题那么突出,首先一个还是说我们颗粒物的问题和臭氧的问题都是复合污染的问题,都是比较长期的。按照我的顺序,是PM2.5为主要的代表,同时也有臭氧的复合污染,这会是中国长期的一个需要改善的一个大问题。

以空气污染来看,上世纪70年代以来,如果以老的“试卷”来考核,即通过空气污染指数(API,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等指标)来衡量,我们的空气质量是在不断改善的。但是,现在空气污染出现了新的现象,即复合污染,最典型的是PM2.5和臭氧两种污染物。我们开始在指标中加入了PM2.5。

如果按照这份新“试卷”考核的话,就发现大气复合污染现象越来越明显,并且在加重。这种加重我把它看成转型,就是在解决老问题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问题。而这种转型,实际上与我们的生活更贴近,比如能见度、人体健康等,我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污染。

那么,这种污染转型是怎么来的呢?机动车对雾霾或者PM2.5的贡献率是多大?我认为,当我们讨论一种东西对一种污染的贡献有多大时,要限制四维参数,即空间位置、时间段、部门、污染种类。例如,河北省的冬天,火电厂的氮氧化物对北京城区的PM2.5的贡献率是多少。

以这个逻辑来计算的话,现在空气污染的主要构成,在全国范围内排在头一位的是燃煤,这是跑不掉的。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应该是半斤八两,可说是并列第二。总之,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机动车不是第二就是第三。如果把空间缩小到城市,特别是有代表性的特大城市,在采取措施治理工业污染的前提下,机动车作为污染源的角色会更加凸显。例如,大家常说北京的空气污染物有22.2%来自机动车排放,这就是把空间限定在北京,如果是中国东部,那么这个数据会变。

污染现象的转型和不断加重,是中国30多年来快速工业化、城市化造成的。过去30多年,如果以单位GDP排放污染物来画一张图的话,我国跟PM2.5相关的那些污染物全都是呈下降趋势,这叫排放强度。但是如果看绝对值,肯定是上升的。这说明我们过去的几十年环保工作不是没有减少污染物,但是由于发展太快,排放强度的降低抵消不了发展速度带来的污染排放总和。

所以,我们现在要争取排放强度和绝对排放的“双下降”,倒逼工业化模式和城市化模式转变。机动车也是这样,要用类似思路来核算一个部门的排放强度下降了没有,强度下降以后还要考核绝对量下降了没有。

臭氧的问题也很重要。今天的美国东部仍然有不少地区,还达不到现行的臭氧的标准,我们有74个城市2014年跟2013年比,浓度降了百分之十几,似乎我们已经找到了降低PM2.5的办法了。下一步的问题大家要来找解决臭氧的办法,它是一个多污染协同的,所以要特别注意复合污染的问题。

很多省市在讲我们要科学治霾、我们要精准治污,表达了很强烈的愿望,但是“说出来”跟“做得到”之间有很大的问题,就是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撑。现在像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已经最大限度的把我们已经掌握的一些科学技术手段都用上了,但是他们仍然还会有很多的疑惑,还有很多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东西即使是放到国际上,也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也没有能够搬到中国来直接回答我们问题的答案。

所以说,我们还是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措施、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这一点,这份报告里也充分体现了,把源解析、源清单这些问题说得很详细。今年国家大幅度推进在14个城市做这个源清单的试点工作(环保部开展的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环保部门不断的在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来支撑,大气十条颁布以后就很具体的规定要干什么,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浓度降下来,所以说,你表决心、做动作和见效果这三个一定要在一条线上,我们现在高度依赖科技的支撑。

这个科技的支撑,最后才能够回答我们应该怎么样严防严控的问题。现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已经越来越多的体会并且在实践探索这些方面的内容,所以我觉得,如实记录和可持续性,这两条非常的重要。我们为什么要可持续?如果到了蓝天已经稳定,不再是大家只能偶尔才有蓝天的时候,我们这个报告也许存在的必要性就没有了。但是这个过程,我相信一定是随着中国的大气空气污染治理进程不断推进的。那么在目前,这份报告还是可以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强调第三方独立客观的来评价这些效果,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一些新的东西。


【详见地球杂志2016年3月号】



文章来源:地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