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 艾思奇 李芳洲
本文首发于《生命时报》空气-气候-健康专栏
热播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中,有一段剧情好笑又写实。资深殡葬从业者娅男对新来的同事解释了什么叫“年关难过”:猝死通常发生在冬天,而今年又是个寒冬,一到年关就甭想消停了……
台词截图
图源:《三悦有了新工作》
说到寒冬难熬,不得不提冬季常见的寒潮。寒潮指高纬度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地区侵袭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通常发生在11月末、1月初。《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冷空气活动使得某地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或48小时内下降10℃及以上,或72小时内下降12℃及以上,并且日最低气温≤4℃时,可称为寒潮。
极端天气变得愈发异常
早在今年10月2日,中央气象台就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尤其强势,导致寒潮发生时南方的热浪天气还在肆虐,呈现出冷暖气团相互对抗的局面,即“北方速冻,南方火热”的现象。这是自中央气象台正式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下半年最早发布的寒潮预警,也是第一次同时发布寒潮和高温预警。
除了上述异常天气信号外,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始于2020年9月的拉尼娜现象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冬季,成为本世纪首个连续三年出现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现象描述的是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洋面温度的异常降低现象,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往往与厄尔尼诺相反,二者统称为ENSO(低纬度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拉尼娜往往意味着今年会是个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也显著增加。比如2020/2021冬季作为拉尼娜年,尽管出现了极端寒潮事件,整体上依然是暖冬。从过去几十年的温度数据看,我们正经历着冷的时候更冷,热的时候更热的气候趋势。
赤道太平洋海域温度异常
寒潮真能“冻死人”吗
寒潮通常伴随着短时间内气温的大幅下降,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血流减缓和血栓形成,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发猝死。冷空气也会直接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分泌物减少、纤毛清除病菌的能力受阻,降低其屏障保护能力,诱发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015年《柳叶刀》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居民非意外死亡中约有7.7%的比例可归因于非适宜温度的暴露,其中低温相关的就高达7.3%。国内基于272个主要城市的研究也发现,暴露于过低或过高的户外温度都会显著增加非意外死亡的风险(如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户外温度与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
图源:Chen et al., 2018
寒潮造成的死亡风险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带,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社区都存在差异。比如,我国学者发现相较于南方人,北方居民有较低的寒潮相关的死亡率,或者说更“抗寒”。这可能与北方居民对冬季低温环境有一定适应性,以及采取了持续的供暖政策等有关。
此外,寒潮常带来暴雪等自然灾害发生,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加,容易给户外工作者带来直接损伤,如冻伤、跌倒、高空坠落等。
风寒指数(颜色越深代表体感温度越低)
图源:ccohs.ca
寒潮来袭,我们如何防护?
抵御寒潮需要政府、气象、交通、农业等多部门共同应急联动,高度重视,及时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如气象部门需联合政府部门,做好寒潮的早期预警。交通部门要做好道路融雪融冰的准备工作,提前备好融除冰装置、防寒护具和应急医疗用品等。农业部门应注意加固棚架设施,做好棚内的温湿调控,防止农作物冻害发生。
对于公众而言,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相关部门发布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变化,提前做好个体防护和出行规划。
2)使用取暖设备,保持室内温暖舒适。
3)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户外工作者容易受到低温寒潮的危害。外出时要特别注意头部、脖子和四肢的保暖。
4)饮食方面,应加强营养,多吃温热食物,注意补充水分。
5)出行注意防寒保暖,如增添衣服,佩戴帽子、围巾、保暖鞋袜等。
6)雨雪天外出时,要特别注意防滑防摔,走路要全脚掌着地,缓步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