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项目动态 > 媒体报道 >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公共健康领域新风向

2015年10月12日
作者:万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

 
随着亚洲城市空气质量恶化、国际气候变化议题持续升温,近年来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也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新热点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损害在中国更被广泛地报道与讨论。

中国在过去20年里,由于中国空气污染恶化以及老龄化人口的中风及心脏病发病率增加,室外空气污染所致的疾病负担增加了33%,颗粒物污染(主要指PM2.5)在致死风险因子中高居第四,远高于其它污染物风险。《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报告显示,仅2010年一年大气颗粒物污染(主要指PM2.5)导致中国120万人过早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认为在环境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风险中,其中约80%是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所致,14%是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所致,6%是因肺癌所致。

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损害体现在引发健康风险的变化,加速了死亡、加重了病情、加大了发病概率,并且这种损害没有明显“阈值”(污染浓度安全范围值)。日本针对27个亚洲城市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在空气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城市也观察到不容小视的健康影响,如果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可以改善到WHO健康指导值水平(PM2.5年均10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20微克/立方米),8-9%的死亡风险则可以避免(Takashi Yorifuji,2014)。

正是因为空气污染带来的公共健康损害问题凸显,WHO与空气污染问题突出的国家(如中国)已将改善空气质量的政策干预列为工作重点。WHO于2014年5月更新发布涵盖91个国家的160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库,这为全球的公共健康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数据基础。WHO还指出仅有只有12%的居民生活在符合世卫组织空气质量水平的城市,呼吁城市可采取改善空气质量的地方行动,不受区域趋势的裹挟。WHO在西太平洋区域(主要为空气质量较差的亚洲地区)积极组织专家研讨和跨机构对话,以期推动公共卫生部门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此前公共卫生部门主要在该领域发挥的角色主要是基础卫生数据的收集,而在推动政策制定和与相关部门(环保、能源)的协调中比较被动。在空气污染问题突出的中国,公共健康研究领域近年来也更加重视空气污染健康暴露和长期损害风险的基础研究,例如开展室外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如覆盖了41城市的90167名成人的国家高血压调查)和中国人群暴露参数调查,2014年3月环保部发布了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成果,提供了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关键因子参数。

WHO还呼吁全世界意识到气候变化会引发众多疾病——预计从2030年起,气候变化每年会导致25万人因营养不良、疟疾、腹泻及热浪而死亡。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对气候变化与公共健康议题的关注以及WHO于27-29日在日内瓦召开“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会议,无疑是世卫组织加强干预措施的信号,将有助于各成员国了解可促进健康的缓解气候变化政策并采取相应行动。但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还未被广泛的认知、并在决策层面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备受空气污染困扰的亚洲地区,宣传教育和提高认知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国峰会)后制定的世界可持续发展目标首次明确纳入了减少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1],联合国环境署于今年7月启动了亚太地区清洁空气伙伴关系行动,帮助亚洲国家采取减少空气污染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