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目标与路径,实现减污降碳双受益

2021年11月11日

作者:李莹
来源:中国环境报
 
“碳达峰、碳中和可能成为我们拉动空气质量改善最大的驱动力。借‘双碳’的力,还有可能通过带动氮氧化物大幅度减排,使我们在PM2.5和臭氧治理上双获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在近日召开的“2021中国蓝天观察论坛”上说。
 
此次论坛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来自政府、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围绕“双碳”目标和清洁空气目标如何协同,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减污降碳工作进行了探讨。
 
减污降碳具有协同效应
 
贺克斌说,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同根同源,减污降碳可以协同增效,自2013年以来实施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让公众收获了更多蓝天,也带来了可观的减碳效果。最近十几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明显放缓,2013-2020年的年均增速为1%,远远低于2002-2013年9.6%的年均增速,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已经显现。
 
“减碳和大气治理互为东风。在过去8年中,从2013年‘大气十条 ’到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包括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起到助推作用。在新的阶段,清洁空气和碳达峰、碳中和是两个紧密相连的目标,从‘十四五’开始,如何用更为有效经济的方法,实现改善空气质量和碳减排这两个目标,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说。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此次论坛上发布了最新报告《大气中国2021: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以下简称《报告》)。自2013年以来,中国空气质量已连续7年显著改善,2020年全国6项大气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均明显下降,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量也增至202个。其中,2020年全国PM2.5年均浓度降至33μg/m3,臭氧浓度自2015年来首次实现下降。
 
付璐认为,中国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得益于重视采取结构调整、末端治理和科学支撑的组合拳。《报告》显示,2020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降至56.8%,煤电装机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超低排放煤电机组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了88%。
 
但同时,贺克斌也谈到,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98个城市的PM2.5浓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两个指标都下降了;200多个城市PM2.5改善了,但是碳排放量在上升。这个上升也体现出我国目前还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期,在碳达峰之前的10年内还会有一些增量。
 
健康成为路径选择的关键
 
未来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如何实现协同控制?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看来,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有很多路径选择。世界卫生组织有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会对健康产生影响。要实现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控制的双协同,应当将健康效益作为路径选择的判断依据之一。
 
“从健康效益角度看,污染源的构成非常复杂,有工业源、交通源等。在碳达峰过程中,哪些污染源优先控制能够给健康带来最大的效益,决定了我们的路径选择。”朱彤说,“如果说源是协同的起点,健康效益则是驱动引领协同的最大动力。因为无论从公众感知、政策制定,还是经济效益分析,健康都是核心,也是关键。”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世秋说:“此前我们是以环境的持续性来推动环境治理,并带动社会经济发展。而在未来,我们正在进入通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来带动整体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此前,强调环境治理的有效性,未来强调的是更有质量的发展,更公平、更共享的发展。”
 
张世秋认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意味着在未来,我们的发展理念要从以工业文明为核心转向以生态文明为核心。在生产模式和发展模式上,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在目标上,过去强调提升人的生活水平,现在和未来强调的是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当提到生活质量的时候,环境的舒适性、健康的意义变得越来越重要。从生态服务上,过去是扼制生态破坏,未来是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这意味着环境管理目标和环境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最早期的排放量控制到基于浓度的控制,到基于浓度的总量控制,到基于质量的总量控制,到未来应该是以健康为核心的风险管控治理模式。
 
调整能源结构是决战的核心
 
贺克斌强调,实现清洁空气和碳中和,核心就是能源结构调整。
 
《报告》显示,我国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需要多部门统筹协作。当前,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依然处于高位平台期,煤电新增核准控制不严;去产能工作进展迅速,但钢铁、水泥等行业产量仍在增长。
 
付璐建议,“十四五”期间,应尽快建立多部门、多行业对空气与气候协同治理的共识,形成中长期各规划之间的协同,结构调整应采取总量控制与措施灵活并重的策略。有条件的城市,应通过包括成本—效益分析等多种政策分析手段,识别能够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措施组合,优化减排路径。
 
贺克斌说:“决战的核心在能源结构。”能源结构该如何转型?中电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碳中和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志轩认为,能源转型重点在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现在世界各国都是通过提高电气化水平促进转型,促进碳减排。风电、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不稳定性,要多措并举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时要保证安全稳定的供电和用电。降低能源电力转型的成本,制定科学的电价、碳价政策,积极支持关键技术创新。下决心坚决解决散烧煤炭的问题。标准化的作用不可忽略,要强化标准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很多具体措施都要通过标准实现。在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体向以新能源为主体过渡时,要把防范重大风险放在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