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1日,北京)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支持的“中国北方典型地区冬季居民生物质清洁供暖模式及试点研究”项目研讨会于近期圆满落幕。本次会议采取线上会议的形式。首先,由北京化工大学生物质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的刘广青教授分享其团队开展的“中国北方典型地区冬季居民生物质清洁供暖模式及试点研究”中的主要发现。其次,来自能源、环境、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不同生物质清洁供暖模式的可持续推广、规模化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民用固体燃料燃烧是我国农村地区室内空气污染(HAP)主要来源之一。燃煤污染是PM2.5的一个重要来源,贡献结果在17%到36%之间,其中高度依赖燃煤取暖的北方城市,在冬季,该比例可高达50%,因而削减散煤使用对空气质量改善意义重大。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实施以来,我国清洁取暖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2021年底,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面积约156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到73.6%,替代散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1.5亿吨以上,完成了该政策对于清洁取暖率设定的总体目标 。
我国农村清洁取暖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也不容忽视。除了集中供暖,我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以“双替代(电代煤、气代煤)”为主,然而,由于受到取暖成本、天然气气源与电网负荷等问题的影响,“双替代” 在农村的持续扩大推广面临瓶颈。
刘广青教授指出,生物质能作为唯一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物质废弃物的出路问题,带来可观的环境效益。“传统的散煤等固体燃料燃烧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暴露是重要的环境风险因素。使用清洁的生物质成型燃料,还将带来显著的健康效益。”刘广青说。
《报告》显示,“生物质成型燃料+户用炉具”分散式户用供暖是当前我国农村生物质清洁供暖的主流模式,该模式可以在用户侧直接代替散煤,对于短期内无法进行“双替代”的大气污染非重点区域的清洁取暖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实现规模化发展是我国生物质清洁取暖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技术路径和模式。经济性和污染排放是决定技术路径和模式的关键因素。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澍说,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对于决策支持至关重要。
“清洁取暖工作要经济适用,不能搞一刀切。”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清洁供暖专家委员会主任郝芳洲补充道。
同时,《报告》指出,生物质成型燃料清洁供暖产业涉及从原材料收储运体系到成型燃料的加工,再到终端用户的购买使用等多个环节,因此必须从全产业链的视角,探讨生物质清洁供暖的发展。
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体系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和推动标准实施,才能保障市场流通中生物质燃料的质量。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总农艺师李惠斌说,国家应该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生物质燃料的质量进行监控。
供暖方式和燃料类型选择主要取决于农户的经济条件。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院长郭敬说,“分散农户是最难影响的群体,政府应该按照乡村战略对其进行长期补贴。”
此外,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对项目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期待,他指出可以进一步总结清洁取暖的成功模式和适用范围,为后续推广提供政策建议。